首页 基金资讯网 私募销售再度回暖 指增类产品布局正当时

私募销售再度回暖 指增类产品布局正当时

更新时间:2023-03-23 分类:基金资讯网

  商报讯(记者苗露)近日,由顶流基金经理、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承非掌舵的系列产品在多个渠道开卖,收获众多投资者追捧。多家机构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整体延续宽幅震荡走势,而年内有部分私募产品热销,表明私募销售市场回暖,投资信心回升。 

  另一方面,去年年内因A股市场低迷,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曾宣布自购。一年过去,这部分量化产品的业绩情况普遍较为乐观,量化股票多头产品平均收益率基本都超过10%,有的甚至接近20%。 

  头部私募销售回暖 

  事实上,除却前段时间由顶流基金经理、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承非掌舵的系列产品外,目前九坤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海南世纪前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百亿元级量化私募的销售数据也十分亮眼。  济南新闻网

  私募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复苏,市场信心逐步修复,私募产品发行整体呈现回暖状态。其中,指增类产品凭借较好的业绩一致性,以及受板块轮动、市场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原因较受投资者欢迎。同时,随着投资者对不同策略的配置需求越来越大,量化策略在当前市场更能体现优势。 

  另一方面,部分私募机构还在产品设计方面持续发力。以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例,目前保银投资主要是沿用平台型的管理模式,由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单只产品。当前,A股市场已有超5000家上市公司。对以基本面策略为主的基金来说,单一基金经理模式难以有效覆盖全市场甚至跨行业。 

合肥资讯网

  该公司表示,相信通过多基金经理平台,以行业专家的视角挑选各行业内未来最具竞争力及最可能被淘汰的公司,构建中性敞口的多空投资组合,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基本面研究,为投资者获取持续稳定回报。 

  量化私募自购浮盈可观 

  回顾去年3月至4月,A股市场陷入低迷行情,不少机构投资者曾进行自购,提振市场信心,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曾宣布自购。 

  2022年3月,九坤投资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与投资者共同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九坤投资决定自2022年3月18日起,采用每月定投的方式,以自有资金申购旗下多头类资管产品。每月定投金额为1000万元,定投周期为3年,共3.6亿元。在此之前,九坤投资已在2022年1月末以自有资金自购1亿元。 

国际时事网

  同样是在去年3月,灵均投资也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信》表示,公司春节后已跟投各渠道各产品线共1.5亿元,仍坚信量化投资的长期配置价值。更早之前,幻方量化等也在2022年年初进行了自购。 

  如今,距离这批头部量化私募的自购热潮已经过去了一年,量化私募“真金白银”自购的收益情况如何? 

  以某头部量化私募旗下的一只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为例,从2022年3月18日至2023年3月17日,整整一年时间内,该产品收益率超过15%,相比中证500指数的超额收益更是接近18%。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头部量化私募近一年来股票多头产品平均收益率基本都超过10%,部分业绩较好的产品近一年收益率接近20%。按此计算,机构每自购1亿元,就已收获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浮盈。  琅琊新闻网

  普遍看好股市表现关注指数增强类产品 

  进入2023年以来,股票量化产品相比于主观产品来说,市场表现还是较为让人满意的。展望未来,机构普遍认为,当前是布局指数增强类产品,尤其是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的好时点。 

  此外,总体来看,2023年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可能会围绕修复行情,对于2023年的股票市场,还是可以持相对乐观态度。 

  衍盛投资表示,今年以来,量化产品超额收益整体稳定,对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撤也实现了部分修复。接下来,建议关注指数增强类产品。一方面,当前A股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并且今年有较强的经济恢复预期,叠加海外的金融“黑天鹅”频出,全球资金将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大部分投资机构会更加重视风险控制。因此,今年很可能是指数增强产品“阿尔法+贝塔”双收的年份。 

重庆资讯网

  在业内前沿人士看来,量化选股策略更能适应各种风格下的行情。在大部分市场环境中,全市场量化选股策略或拥有更高的投资性价比,即更高的收益回报与更低的回撤,投资者感受会相对较好,很大程度上吸引更多私募投资者关注。 

  “从市场风格上看,今年初以来是小盘跑赢大盘、价值跑赢成长的行情。但随着市场不断进化,2022年以来频繁反转,风格的持续期相对过去有所缩短。”九坤投资市场研究负责人郭泓辰表示,今年以来对冲成本持续维持在低位。中证500股指期货的贴水成本年化基本都在5%以下,对对冲类策略相对有利。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今年以来,业绩最好和最差的基金产品均在科技赛道,为何会如此? 基于大科技内部的赛道冷热切换,前期基金配置较少的软件等品种在行业估值提升的背景下,成为部分基金经理的赚钱利器
admin 2023-03-23
证券时报记者李明珠罗曼 科技公司估值下滑叠加近期硅谷银行爆雷引发的连锁反应,大批风投公司募资出现困难,使得行业内存在的“僵尸基金”现象愈发突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
admin 2023-03-23
证券时报记者余世鹏 基金发行失败案例再现,基金产品新陈代谢提速。 3月22日国融光伏主题行业优选混合基金宣布发行失败,成为年内第二只发行失败的新发基金。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清盘
admin 2023-03-23
3月22日,路博迈基金公告显示,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债券于3月21日成立,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40.91亿元。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今年第一只首募规模超40亿元的“固收+”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路
admin 2023-03-23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3日讯(记者康博)在百亿私募基金公司,上海艾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方资产)旗下公开业绩的14只基金,从年初以来有9只遭遇下跌,而跌幅前4名全部为期货
admin 2023-03-23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携手提升获得感—2023基金业投教创新论坛”在京举行,与该论坛同时举办的还有基金投教联盟成立仪式、《中国基金投资者获得感洞察报告(2022)》发布仪式,财通
admin 2023-03-22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2日讯 今日,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安信尊享纯债、安信中短利率债增聘基金经理李君。 李君历任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部行业分析师,国信证券研究所研究部
admin 2023-03-22